1

16

2023

-

12

冬季也要“除螨”,最有效的方法居然是...

作者:


寒冷干燥的冬季让很多生物都进入了休眠期,一些不进入休眠状态的生物也变得没有之前那么活跃了。很多人以为冬季就可以不必担心螨虫的侵袭了,这着实是低估了螨虫的生存力。虽然螨虫喜欢温暖潮湿的气候,而冬天寒冷干燥,的确可以抑制螨虫的孳生,但这绝不代表螨虫就会消失地无影无踪,可以让我们高枕无忧。

 

 

螨虫与人的健康关系非常密切,诸如革螨、恙螨、疥螨、蠕螨、粉螨、尘螨等可叮人吸血、侵害皮肤、引起“酒糟鼻”或蠕螨症、过敏症等,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。

冬季虽寒冷干燥,但北方冬季都有供暖,室内温度较高,有的家庭还会为了增加空气湿度在室内开放加湿器,这些都满足了螨虫生长繁殖所需的温度和湿度。其次,我们人体脱落的皮屑为螨虫的生长繁殖提供了重要食源,平日里贮存的食物也是螨虫的食物来源,所以防螨没有季节之分。

 

 

目前,自然界已知的螨虫约有140种,但只有两种可寄生在人类身上,一种是皮脂蠕形螨,另一种是毛囊蠕形螨。

 
  • 皮脂蠕形螨,主要寄生于皮脂腺和睑板腺内;
     
  • 毛囊蠕形螨,“住”在睫毛毛囊里。每个人的上眼睑有120多根睫毛,睫毛根部的睑板腺是排泄油脂的重要部位,这里也是蠕形螨安营扎寨的最佳地点。
 

蠕形螨体格小,肉眼看不到,主要分布在面部、头皮、背部等皮脂腺分泌旺盛的位置。这种螨虫可吞噬毛囊上皮细胞,导致眼红、眼痒、眼干、眼部灼烧感、异物感、畏光、分泌物增多的反复发作,可伴有反复睫毛脱落、睫毛乱生,以及过敏性结膜炎、睑缘炎、睑缘结膜炎,严重时可累及角膜,造成视物模糊、视力下降。

 

 

不少人身上都寄生着蠕形螨,只要和被感染的患者发生肢体接触,就有可能被传染。一般情况下,这些螨虫对皮肤没有影响,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大量繁殖,刺激皮肤或头皮。冬季为螨虫复出期。

 

  • 油性肤质是蠕形螨的偏爱,尤其是长痤疮、常画眼线的人群;
     
  • 脂溢性皮炎、酒渣鼻毛囊皮疹、痤疮、口周皮疹等皮肤病患者,患蠕形螨睑缘炎的几率大大增加;
     
  • 随着机能退化、腺体萎缩,老年人的皮肤偏碱性,也是螨虫较喜欢的环境,加上时间累积、卫生问题等影响,他们的眼睛更容易滋生螨虫。
 

它们最适宜繁殖的温度是30至33℃,恰恰是冬季人们入睡时头皮的温度,在夜深人静时爬出来在皮肤表面交配、产卵、繁殖。

 

加之冬季人们洗头次数减少,许多人还习惯戴帽子,毛囊代谢产物增多,螨虫繁殖就更加猖獗。

 

另外,心理压力大、处于抑郁状态或免疫系统较弱的人,更容易吸引蠕形螨繁殖,甚至并发细菌感染。

 

 

被螨虫“袭击”的几大迹象

 

 

判断自己是否被螨虫“袭击”,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:
 

1

寄生在头皮毛囊里的螨虫不断繁殖游走,并往毛囊深处钻,刺激头皮产生瘙痒感。同时螨虫本身携带大量细菌,容易造成炎症,也会引起瘙痒。
 

2

螨虫以头皮分泌的油脂为食,同时刺激头皮继续分泌大量油脂。被头螨“祸害”的头皮,一天不洗就能抠出大量的脂质“白泥”。
 

3

大量螨虫、代谢废物及过度分泌的油脂堵塞毛孔,长出“痘痘”。更糟的是,葡萄球菌或链球菌可能被螨虫从皮肤表面带入毛囊,造成毛囊炎。
 

4

被螨虫侵袭阻塞的毛囊无法给头发提供足够的营养,导致发质变细、变脆。同时螨虫还会啃食毛发,使根部受损,最后造成脱发。

 

 

除螨最有效的方法:晒太阳

 

 

 

01

不盲目购买除螨产品

清除头螨,不要盲目相信市场上推销的各种除螨皂、除螨护肤品、除螨仪器等等,建议到正规医院的皮肤科进行治疗。

 

02

勤晒太阳

生活中,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“晒太阳”,充足的阳光是螨虫的克星。

 

03

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

  • 选用含杀菌除螨成分的洗发产品,勤洗头。洗发时多按摩头皮,可有效清除毛囊中的油脂和螨虫。
     
  • 注意个人卫生,定期对日常生活用品进行消毒,避免混用。
     
  • 勤洗手,不要用手搓揉眼睛。
     
  • 合理使用除螨药品和化妆品,注意面部和脸部的清洁。
     
  • 清淡饮食,避免饮酒。

 

 
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整理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